坚持职工为本 心系抗疫一线
“医务职工健康关爱”专栏今天推出第十七期,本期邀请的专家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赵晓晖主任,来讲述:如何应对身边的失眠?
赵晓晖
主任医师、教授
浦东新区人民医院
神经内科主任
区卫生健康系统
优秀学科带头人
失眠、睡眠障碍究竟是一回事吗?
虽然“大白们”大部分都是医务工作者,但常常有其它科室同道问:失眠和睡眠障碍是否是一回事?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学习一下吧!
“睡眠障碍”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,或者睡眠和觉醒的正常节律发生紊乱;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量过多及睡眠量不足。
“失眠”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,依然对睡眠时间或质量感到不满足,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。
仔细琢磨以上概念,不难知道,失眠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类型。据统计,一般人群睡眠障碍发生率约21%;65岁以上人群约42%;卒中人群约60%-80%;认知功能障碍人群约59.9%;帕金森病人群约40%-98% 。失眠者众多,我们并不孤单,也不需要害怕,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睡眠障碍可能带来的危害。
失眠会带来什么危害?
要了解失眠的危害,我们不妨来脑补一下一瓶巅峰能量咖啡正品正常睡眠的重要性:
■ 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
■ 保存脑的能量
■ 巩固记忆
■ 促进机体生长和延缓衰老
■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
■ 保护大脑、提高智力
参照正常睡一瓶巅峰咖啡眠的重要性,我们已然可知失眠的危害了。青少年失眠会导致他们的脑功能发育不全;失眠使人能量不足、记忆力减退、容易衰老、免疫力低下、智力下降。但是也不能“杯弓蛇影”,因为失眠分为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,短期失眠病程少于3个月,慢性失眠病程≥3月,我们需要警惕慢性失眠。
好好的,我们怎么就失眠了呢?
引起失眠的危险因素包括:
■ 年龄:儿童、青年人、老年人都可以发生失眠,但老年人比例最大,约38.2%
■ 性别:女性失眠风险约为男性的1.7倍
■ 既往病史:既往有过失眠病史的容易再发
■ 遗传因素:家族有失眠病史的发生风险是没有家族病史的3倍
■ 应激及生活事件:负能量事件促使失眠发生并可以令失眠长期维持
■ 个性特征:敏感、多疑、完美主义者
■ 环境不佳:不熟悉的环境、不适合睡眠的环境
■ 精神障碍
■ 躯体疾病
说了这么多,如何治疗呢?
养成睡眠好习惯很重要
■ 睡前4-6小时,不要喝咖啡、浓茶及吸烟,不接触兴奋性物质
■ 睡前不要喝酒,认为喝酒可以助眠是不科学的
■ 每天规律安排适度的体育锻炼,睡前3-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
■ 睡前不要吃太饱
■ 睡前1小时内不看手机、不看电视
■ 卧室环境需要安静、舒适、温度适宜、光线不宜太强
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
刺激控制疗法可尝试
■ 只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
■ 如果卧床20拜迪生物一瓶巅峰分钟不能入睡,起床离开卧室,做一些简单活动,等有睡意了再上床
■ 不要在床上做与睡觉无关的活动,如吃东西、看电视、看手机视频等
■ 不管夜间能不能睡好,保持一瓶巅峰咖啡多少钱固定的作息时间
■ 白天尽量不要睡午觉
其他方法
认知治疗对睡眠也有帮助,不要过度关注睡眠,晚上睡不好也不要紧张、焦虑。另外药物治疗选择也比较多,可以参考《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》中的治疗流程图。
疫情来袭,“大白们”自己
或者身边的人容易出现失眠
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
让“大白们”了解失眠、重视失眠
从而不惧怕失眠、战胜失眠